臨河這些小區(qū)充電樁為何成“擺設”,到底卡在哪兒?
?為解決電動自行車、三輪車、電動轎車充電難題,市政環(huán)境發(fā)展有限公司在臨河多個小區(qū)安裝了電動自行車充電樁,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付款就可以充電。但是,記者調查發(fā)現,多個小區(qū)盡管安裝了充電樁,但部分小區(qū)住宅樓上電線依然在風中飄舞,大部分充電樁成了擺設。
記者探訪:
充電樁使用率不高
//
12月6日,記者在臨河健康小區(qū)A區(qū)看到,一排排充電樁孤零零地杵在小區(qū)空地上,充電的電動自行車屈指可數,樓下眾多的電動自行車牽著一根根從樓上垂下來的電線,在補充能量。
住戶王女士說:“我們小區(qū)的很多業(yè)主從樓上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,有的電線裸露在外,也沒有任何防護措施,很不安全?!?/p>
記者注意到,一排充電樁安裝著20個插座,只有一輛電動車在充電。
在健康新家園,記者看到,有12個插座的充電樁前停滿了電動自行車,但沒有一輛是充電的。
健康新家園的住戶王女士說:“在充電樁充電,6小時就得交1元錢,我的電動車需要8小時才能充滿。我們小區(qū)都有電梯,我每次充電時,都會把電動車推到家門口充電?!?/p>
記者在健康新家園看到4個充電樁,但沒有一輛充電的電動車。
在光大花園小區(qū),記者看到有5個充電樁,每個充電樁有10個插座,有3輛電動車在充電。
該小區(qū)的住戶李女士說:“我每次給電動自行車充電,都會把電瓶提到樓上充電。在充電樁充電,電充滿了,還得下樓拔插頭,很不方便。小區(qū)里晚上充電的要比白天多,但充電樁的整體利用率并不高?!?/p>
記者隨機詢問了10位市民,有4位表示大部分時間會把電動車推到樓上充電,偶爾會在充電樁充電;而另外6位市民則表示,已經習慣了從樓上拉線充電。